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一级造价师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交通)->某一级公路分离式隧道,隧道长度为900m,三车道,VI级围岩

某一级公路分离式隧道,隧道长度为900m,三车道,VI级围岩洞身面积为20000m2,其中明洞长50m,面积450m2。根据隧道长度,应考虑隧道监控、通风、消防、照明等工程。根据现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隧道工程估算说明中解释VI级围岩指标乘以1.65的系数。隧道工程设备费用根据表1.1《公路工程估算指标》附录一计算。估算指标代码及单位详见表1.2估算指标节选表。

表1.1《公路工程估算指标》附录一 设备购置费参考值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交通),章节练习,交通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押题

表1.2估算指标节选表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交通),章节练习,交通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押题

<1>.列出该公路隧道工程估算的指标代码、单位、指标工程量、指标调整或系数等相关内容,填入表1.3中。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交通),章节练习,交通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押题

<2>.计算隧道工程设备费用。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表1.3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交通),章节练习,交通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押题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交通),章节练习,交通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押题

<2>.隧道监控费用=0.9×1819369=1637432.10(元)

隧道通风费用=0.9×1625384=1462845.60(元)

隧道消防费用=0.9×281722=253549.80(元)

隧道供电及照明费用=0.9×2441966=2197769.40(元)

本项目隧道工程设备费用=1637432.10+1462845.60+253549.80+2197769.40=5551596.90(元)

更新时间:2022-10-18 21:5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建设工程项目采用Partnering模式的特点有( )。

  • A.Partnering协议是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共同签署的协议
  • B.Partnering协议是工程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
  • C.Partnering模式需要工程建设参与各方高层管理者的参与
  • D.Partnering模式强调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
  • E.Partnering模式可以独立于其他承包模式而存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可被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的情形是( )。

  • A.跨地区承接业务不备案的
  • B.出租.出借资质证书的
  • C.设立分支机构未备案的
  • D.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项目开工建设准备工作中,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之后才能进行的工作是()。

  • A.办理施工许可证
  • B.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 C.编制监理规划
  • D.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关于Partnering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Partnering协议是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协议
  • B.Partnering模式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承发包模式
  • C.Partnering模式特别强调工程参建各方基层人员的参与
  • D.Partnering协议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合同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 )之日起计算。

  • A.工程交付使用
  • B.竣工审计通过
  • C.工程价款结清
  • D.竣工验收合格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我国《价格法》,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时,应当建立( )制度。

  • A.听证会
  • B.公示
  • C.专家审议
  • D.人民代表评议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于采用两阶段招标的项目,投标人在第一阶段向招标人提交的文件是( )。

  • A.不带报价的技术建议
  • B.带报价的技术建议
  • C.不带报价的技术方案
  • D.带报价的技术方案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建筑法》,获取施工许可证后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建设单位应当申请延期,延期的规定是( )。

  • A.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2个月
  • B.以三次为限,每次不超过2个月
  • C.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
  • D.以三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可以不进行招标的情形是()。

  • A.受自然环境限制只有少量潜在投标人
  • B.需要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
  • C.招标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过大
  • D.因技术复杂只有少量潜在投标人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价格法》,政府可依据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社会承受能力,实行合理的( )。

  • A.购销差价
  • B.批零差价
  • C.利税差价
  • D.地区差价
  • E.季节差价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