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五)
【背景资料】某河道治理工程包括新建泵站、新建堤防工程。本工程采用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上下游围堰采用均质土围堰。该工程地面高程30.00m,泵站主体工程设计建基面高程22.90m。
本工程混凝士采用泵送,现场布置有混凝上拌合系统、钢筋加工厂、木工厂、油库、塔吊、办公生活区、地磅等临时设施。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成本最低的原则,进行施工现场布置,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5-1。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初期排水过程中,上游来水致使河道水位上升,上游围堰基坑侧发生滑坡。
事件二∶施工单位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一次性开挖到22.90m高程。
事件三∶启闭机平台简支梁断面示意图见图5-2,梁长6m,保护层25mm,因该工程箍筋中φ8钢筋备量不足,拟采用φ6或6钢筋代换,φ6抗拉强度按210MPa,6抗拉强度按310MPa计算。
事件四∶新建堤防迎水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堤防工程竣工验收前,检测单位对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质量进行抽检。
【问题】
1.指出示意图中代号①、②、③、④、⑤所对应的临时设施名称。
2.事件一中,基坑初期排水总量由哪几部分组成?指出围堰滑的可能原因,应如何处理?
3.指出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并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法。
4.写出泵站主体结构基础土方开挖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要求。
5.根据事件三∶
(1)画出箍筋示意图并注明尺寸;
(2)计算箍筋单根下料长度;(箍筋调整值按16.5d计算,计算结果取整数,单位∶mm)
(3)单根梁需要的箍筋根数;
(4)分别计算φ6及6代替φ8的理论箍筋间距值。(计算结果取整数,单位∶mm
6.写出事件四中质量抽检的主要内容。
1、①油库、②钢筋加工厂、③塔吊、④地磅、⑤混凝土拌合系统;
2、1)初期排水排水量的组成包括:基坑积水,初期排水过程中的降雨,渗水。
2)发生围堰边坡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水位降低速度过快(或初期排水速率过大)。
3)围堰出现险情后,施工单位应采取的处理方法:(1)首先停止抽水;(2)采取抛投物料、稳定基础、挖填裂缝等措施,加固堰体;(3)限制水位下降速率(4)加强观测,注意裂缝发展和握体变形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不妥之处:施工单位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一次性开挖到22.90m 高程。
合理:应该改用抓铲挖掘机,其挖掘深度可达30m 以上。而且临近设计高程时,应留出0.2~0.3m 的保护层暂不开挖,待上部结构施工时,再予以挖除。
4、泵站主体结构基础土方开挖单元工程属于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合格、监理单位抽检后,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监理、设计、施工、工程运行管理(施工阶段已经有时)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5.
取 7 根;故其理论箍筋间距值为∶ 1000/7=142.9mm,取 142mm。
(2)箍筋单根下料长度 = 箍筋周长 + 箍筋调整值 =(150+550)×2+16.5×8=1532mm;
(3)单根梁需要的箍筋根数∶(6000-2×25)÷200+1=30.75,故为 31 根。
【说明∶①该题目中箍筋调整值由于没有准确给出是以内皮尺寸还是外皮尺寸为基准,因此在做题过程中以外皮尺寸为准,取大值;②在计算过程中,由于存在取值问题,最后计算结果会存在差异】
6.
质量抽检的主要内容∶(1)混凝土预制块铺砌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架空、超高现象;(2)预制块间应缝口紧密、缝线规则;(3)混凝土预制块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承包人已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拖延验收的,竣工日期()。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最低保修期限不低于2年的工程有( )。
下列关于联合体投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 )
预算定额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是以()为对象编制的定额。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关于解决工程价款结算争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20年真题)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的是涉及( )的装修工程。
(2020年真题)施工作业人员张某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吊装预制构件未绑扎牢固而失衡摆动,即将脱落直接危及人身安全,随即停止作业并迅速躲避。该情形属于张某行使( )。
(2020年真题)根据《消防法》。关于施工企业的消防安全职责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竣工结算的编制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19年)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属于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