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会类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师旅游经济实务->据史料记载,我国某县一村庄是西汉时期XX罗马古城。传说公元前
据史料记载,我国某县一村庄是西汉时期XX罗马古城。传说公元前33年古罗马军团“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率领大军进攻安息失败后,有一部分罗马军人流落中亚一带,后被西汉收留并设县管理,至今该村一角还残存着一段当时的土围墙。该村庄有20多户农家,村旁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沟(夏季有水、冬季干枯),宽约8米。河沟的西面是一大片戈壁,长约3000米,宽约500米,其南边有元朝兵营遗留下的土围墙。站在村口,可远望到汉代长城的烽火台。2005年,该县为发展旅游业,委托某乙级旅游规划单位为其编制了2006-2020年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随后又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范围为5平方千米(包括该村庄周围区域、3000米长河沟、戈壁滩、元代兵营遗址和长城烽火台);战略定位为“展现古罗马军团的流金岁月,揭示国际史学界的史海浮沉”;宣传主题是“探秘遗失的古罗马军团”;规划建设项目是在搬迁该村庄后,概念复原西汉时期该县的城郭、布局、路网和建筑风格,府衙、手工作坊、权贵府邸区、居民闾里和罗马文化一条街的区划,修复元代兵营遗址,修建一罗马角斗场(兼作露天剧场),将戈壁滩开辟为跑马场和射击场,并拓宽该村至县城的公路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并且在建设项目上分为2006-2010年、2011-2015年和2016-2020年三个时期。
题中主要列举的旅游资源属于( )。
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三大类。其中,自然旅游资源是在千百年来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如各种地文地貌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等;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各时代各民族演进过程中遗存和形成的具有旅游吸引力的社会文化事物和因素,如各种遗址遗迹、历史建筑物和文化艺术品等;社会旅游资源是指能反映和体现旅游目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面貌的具有旅游吸引力的事物和因素,如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科学实验场所、特色社区、特色市场和现代节庆等。故选项B正确。
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对部分农业产品规定了保护价格。为了采取这种价格政策,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是( )。
社会的货币化程度,是指( )。
下列关于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职责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下列比率指标的不同类型中,流动比率属于( )。
治理通货紧缩的举措中,一般不经常使用的政策措施是()。
通货膨胀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这主要发生在通货膨胀的( )。
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之所以存在并且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在多数情况下是因为( )。
凯恩斯主义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不稳定,因而货币政策应是()。
隐蔽性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总体水平( )。
采用多方案报价法,可降低投标风险,但投标工作量较大。通常适用的情形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