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某学校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某中学任教。班里的学生经常不听自己的,因此对学生不满意,经常批评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听自己的。因师生关系苦恼,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争强好胜,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求助者:我经常为学生的事苦恼,他们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特别看不惯他们做的事,我说他们,他们不听,说我太较真。这哪像我年轻的时候,我上学时成绩门门都是优秀。我对学生要求很严,学习必须好。但他们不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这使你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对,就是因为他们不听我的话,惹我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是老师,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老师讲话,学生就应该听。
求助者:对呀,学生必须听老师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
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像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
心理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你的意思是我说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学生必须像你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你,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乡管闲事,自找没趣了。“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单选 ”这段话心理咨询师所使用的技术是()。单选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中的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初期阶段要使用各种参与性技术,目的是为了澄清问题,启发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提问技术主要包含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放式提问就像问答题,提问没有预设的答案,会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封闭式提问就像选择题,带有预设的答案,以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或缩小讨论的范围。而对于“直接逼问”和“间接询问”,一般指初诊接待时咨询师对求助者求助动机的了解,直接逼问如“你有什么问题,说吧”,间接询问如“你希望我能够为你提供哪些帮助”。题干中心理咨询师问“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是一个明显的开放式提问,因此答案选A。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参与性技术的“反应”与影响性技术的“表达”的区别:一般来说,反应技术不论从主体来说还是从内容来说,反馈的都是求助者的内容和情感;而表达技术反馈的都是咨询师的内容和情感。这些技术的使用者虽然都是心理咨询师,但是反应技术的表述一般都是“你(求助者)的……”或“你(求助者)感到……”;表达技术一般的表述是“我(咨询师)……”,“我(咨询师)感到/觉得……”。内容的反应和表达一般都是除了情绪情感之外的其他信息的反馈;情感的反应和表达主要针对求助者或咨询师的情绪情感体验。题干中咨询师说的“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是这样吗”这是很明显的反应技术,而且不是反馈的求助者的情绪情感,因此属于内容反应技术。故此答案选A。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中修通阶段的技术【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B。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面质技术【试题解析】面质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的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为了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经常使用的影响性技术。而由于面质是一种对抗性比较强的技术,所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使用“似乎”、“好像”等词语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下面的咨询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就是一种明显的尝试性面质,而没有所谓“指导性面质的说法”。解释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原因和实质,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和过程进行解释。释义也叫“内容反应”或“说明”,是咨询师反馈求助者表述的内容,题干中的表述与两者均无关系。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解释技术【试题解析】解释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原因和实质,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和过程进行解释;案例中咨询师说:“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学生必须像您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段话是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对求助者产生情绪困扰的原因和实质的解释。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识别沉默现象【试题解析】求助者常见的6种沉默的类型:怀疑型(不完全信任咨询师、犹豫是否要说出来),茫然型(不知说什么好、搞不清楚自己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咨询师提问失误求助者不理解),情绪型(害怕出现某种情况、为某些事羞愧或对咨询师感到气愤),思考型(正在进行包含体会、领悟、回忆或体验的自我探索),内向型(比较内向、不擅言谈),反抗型(不愿、不想接受咨询、缺乏咨询动机)。除了思考型的沉默是正性的、积极的以外,其他5种都是阻抗型的沉默,区别时可以站在求助者的立场上来体验求助者当时的内心感受,一般比较积极的就是思考型的,其他的根据具体描述来判断。案例资料中求助者的沉默表现为:“心理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像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心理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求助者:(沉默)你的意思是我说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你说呢?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基本上是咨询师使用产婆术和求助者进行辩论时求助者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持续的自我探索过程,因此倾向属于思考型的沉默。所以答案选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限制性原则和价值中立原则【试题解析】咨询师的这句话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吻,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的价值中立的立场,而且倾向于就求助者的具体问题给出明确而具体的建议。所以本题答案选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具体技术的识别【试题解析】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进行辩论时用到了产婆术技术,“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这是合理情绪疗法的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之一。虽然A选项的认知行为疗法也包含合理情绪疗法,但是还包括贝克一雷米的认知疗法等其他疗法,不如C选项的确切,所以本题答案选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和烦恼的事件主要是“学生不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和结果就是“自己非常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A。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结合上题具体分析,本题答案选D。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与丈夫发生矛盾,烦躁、失眠三个多月。
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呢?
求助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烦躁。
咨询师:您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您心情不好吗?
求助者:还不因为我丈夫异想天开,非要辞职创业!他是个公务员,单位待遇不错,工作也不累,一切都挺好的。一年前他突然和我说想辞职创业。我以为他开玩笑,也没在意。半年前,他又和我提起这事,还说正和几个大学同学商议投资什么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就正式辞职。我一听就急了,创业不仅辛苦而且风险大,万一有个闪失,我们这个家怎么办!可我劝了他好久,他就是不听,一意孤行,还说我不支持他干事业!他根本就不尊重我这个当妻子的,也不为我们这个家考虑!万一有什么闪失,我和孩子怎么办?最近几个月,一想到这事,我就特别生气,也很伤心,心里烦恼,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头疼得厉害,连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您的丈夫不顾您的劝说,执意要辞职创业,这让您觉得他不够尊重您,不把这个家放在心上,这让您感到生气、伤心,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他要是真的尊重我,真的把这个家放在心上,就应该接受我的意见。
咨询师:除了这件事,还有其他事让您觉得您的丈夫不够尊重您吗?
求助者:没有,他以前一直很尊重我。但是,他现在不肯接受我的意见,就是不尊重我。
咨询师:那您在任何事情上都接受您丈夫的意见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有些事情我也不听他的。
咨询师:那您的丈夫有没有觉得您不尊重他呢?
求助者:没有。他说他尊重我的选择,也支持我追求事业。
咨询师:那当您的丈夫为了追求事业而没有接受您的意见时,是什么原因让您觉得一向尊重您的丈夫不尊重您呢?
求助者:……(沉默)因为我不希望他辞掉工作,这不是我规划中的生活。我设想的生活应该是他在机关,我在学校,两个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
咨询师:您是希望事情都按照您的设想发展,对吗?
求助者:是啊,难道我这样想错了吗?
咨询师:您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您的想法中有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这些不合理的成分导致了您现在的问题。
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 )。多选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9岁,自考本科毕业生。因与父母有矛盾,前来求助。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咨询谈话。
求助者:我最近一个月特烦。
心理咨询师:你能对我详细讲讲烦恼的原因吗?
求助者:老爸老妈结起伙来整天追着我说个没完,本来我就心烦,现在就更烦了。
心理咨询师:你的父母向你说些什么呢?
求助者:嫌我不出去找工作,晚上上网,白天睡觉。
心理咨询师:噢,他们嫌你不出去找工作,嫌你晚上上网白天睡觉,由于整天说个没完,搞得你心里很烦,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呀。你说,就这样谁能不烦?
心理咨询师:你因何不出去找工作呢?
求助者:我找过,但是都不合适,我看好的单位都不要我。我原先是学计算机的,总不能让我去扫大街、看大门吧?
心理咨询师:你最近一次找工作是在什么时间?
求助者:大约两年前。
心理咨询师:看来你并不着急找工作啊!
求助者:谁说我不着急?我着急我自己知道。
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着急,可是为什么两年来一直没有行动?两年时间了,你一直在家里待着靠爸爸妈妈养活,爸爸妈妈说你几句你还烦,你太有问题了!你知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啃老族”?
求助者:(沉默)······
案例八: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为情绪问题,心情一直不好前来咨询。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总是说自己自卑感很强,你能告诉我什么事情让你自卑吗?
求助者:我的父母都是工人,文化水平只有初中,而我寝室好几位同学的父母是大学教授,我很羡慕他们有这样的父母。
心理咨询师:你父母是工人,学历不高,这使你感到自卑,还有什么原因吗?
求助者:我己经大学二年级了,还没有男朋友。看到校园内一对对的恋人,我心里羡慕,可眼睛却不敢看人家,觉得惭愧,我心里觉得很难过。
心理咨询师:同学都谈恋爱了,可是你还没有,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求助者:嗯,是的。
心理咨询师:还有么?
求助者:还有,上学期我没获得奖学金,觉得很难为晴。我差一点也可以评上奖学金了。看到那几位获得奖学金的同学,我感到自己很没用。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上有几位同学获得了奖学金?'们班共有多少同学?
求助者:有8位同学获得奖学金,共有31位同学。
心理咨询师:还有哪些让你自卑的?
求助者:(停顿一会儿)
好像就这些。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班上同学中有多少来自于农村、乡镇?多少同学的父母是小学文化水平甚至更低?这些同学都要自卑?女同学中有男朋友的可能还是少数,没有男朋友的人是个个都不行么?班上多数同学没得奖学金,他们都要抬不起头来?
求助者:(沉默了许久;然后点点头)
我一直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仔纽罗列一下,特别是您这么一分析,觉得确实也没什么。我一直都没好好地理理原因,反而总让自卑困扰着。在这样的心情下,看什么都觉得自己不行,越这样想就越觉得自己不行。
心理咨询不应该以求助者的()。单选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媳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感情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生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生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
,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生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忙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
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多选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已婚,会计。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3个月前突然发现丈夫有外遇,精神上受到强烈打击,从此每天痛哭流涕,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认为自己全完了。尽管丈夫认了错,但她仍想离婚,认为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现在,如果丈夫回家晚了,她就再三审问,脾气越来越大。夜晚休息不好,白天上班打不起精神。做事心不在焉,以致工作上出差错,受到领导的批评,情绪更加烦躁不安。为了摆脱苦恼前来求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齐,但愁眉苦脸,坐立不安。说话时条理清晰,说到伤心处情绪激动,多次哭泣。求助者出生在干部家庭,妈妈脾气大,经常向她发火。她从小就小心谨慎,好朋友不多。
心理咨询师还应该重点了解的临床资料包括()。多选
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8岁,公务员。受婚恋困扰,伴有睡眠困难,食欲差一月余。
求助者自述:我和未婚妻是研究生时的同学,本来计划毕业后结婚,但因房价忽高忽 低,迟疑没有买房,婚事就耽搁了。我们领导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儿,和我是一个专业的, 领导让我辅导她,后来我感觉她很喜欢我。之后领导经常请我到家吃饭,并多次暗示我应该追求他的女儿。我也喜欢领导的女儿,没说我有未婚妻的事实。最近未婚妻提出“五一” 结婚,可是领导提出希望我和他女儿恋爱。我想向未婚妻坦白,可是又担心她来单位闹事。 想向领导坦白,又害怕失去他的照顾和他女儿的喜爱。最近一个多月,开始失眠,食欲下 降,虽然能够坚持工作,但效率下降。经常出现心慌,出汗,多梦,心情烦躁不安。想象自己要是能分身就好了。还曾经错把别的女孩看成未婚妻,以为她悄悄来单位了。我觉得很内疚,对不住未婚妻,觉得自己道德败坏,欺骗了领导和领导的女儿。随着“五一”临近, 越来越紧张不安,我担心会得精神病,因此来寻求帮助,希望能够告诉我该怎么办,到底选择哪个女孩比较好。
为了帮助该求助者,心理咨询师有必要了解该求助者( )。多选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周某,女性,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周某是独生女。近半年来,总对家长说学校里的同学们在背后议论她,说她不好好学习,一门心思与男生谈恋爱,觉得大家的目光都盯着自己,让她很不自在,非常生气,觉得同学们故意跟自己过不去。有时在家里都能听到别人的议论,内心很苦恼,逐渐不愿意去学校了。妈妈非常着急,强行带她来寻求帮助。
家长反映:女儿好强,不肯轻易认输,做事情就要做好,比较固执。两岁多就会背很多唐诗,上学后成绩也很好,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学习努力,初二时因搬家而转学。由于两个学校教学进度不一样,落下了很多课程,自己很努力,但成绩还是不理想。近半年来,变得少言寡语,生活懒散,有时甚至不洗脸、不梳头,也不愿出门。有时在家自言自语,时而兴奋时而沉默。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周某不能很好地与咨询师交流,每个问题要问多遍才回答。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某市状元成绩考入大学,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始独立生活。每日的学习很紧张,还要料理自己的生活,有些手忙脚乱,疲惫不堪,感到不适应,非常想家。有时睡不着,常常梦到父母,一听到广播里放的音乐有“妈妈”的内容就哭。在街上、校园里听到的都是当地的口音,自己作为外乡人,内心很孤独。上课经常走神,学习效率不高。无心参加班上组织的活动,总盼着早点放假回家。求助者与同学的关系一般,因生活琐事与宿舍室友关系紧张,想换宿舍,学校没同意,心情不好、内心痛苦。经班主任老师做工作后没有明显好转,所以在同乡的陪同下来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女.性格柔弱、温顺,在家很受宠爱,自幼没有单独离开过家,上大学前很多生活琐事都由父母料理,连自己的衣服鞋袜都不用洗,她认为只有家里才是最安全舒适的。
在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中,求助者方面的因素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