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主观题->(2009年)案情:甲和乙均缺钱。乙得知甲的情妇丙家是信用社

(2009年)案情:甲和乙均缺钱。乙得知甲的情妇丙家是信用社代办点,配有保险柜, 认为肯定有钱,便提议去丙家借钱,并说:“如果她不借,也许我们可以偷或者抢她的钱。” 甲说:“别瞎整!”乙未再吭声。某晚,甲、乙一起开车前往丙家。乙在车上等,甲进屋向丙 借钱,丙说:“家里没钱。”甲在丙家吃饭过夜。乙见甲长时间不出来,只好开车回家。甲一 觉醒来,见丙已睡着,便起身试图打开保险柜。丙惊醒大声斥责甲,说道:“快住手,不然 我报警了!”甲恼怒之下将丙打死,藏尸地窖。

甲不知密码打不开保险柜,翻箱倒柜只找到了丙的一张储蓄卡及身份证。甲回家后想到 乙会开保险柜,即套问乙开柜方法,但未提及杀丙一事。甲将丙的储蓄卡和身份证交乙保 管,声称系从丙处所借。两天后甲又到丙家,按照乙的方法打开保险柜,发现柜内并无钱 款。乙未与甲商量,通过丙的身份证号码试出储蓄卡密码,到商场刷卡购买了一件价值两万 元的皮衣。

案发后,公安机关认为甲有犯罪嫌疑,即对其实施拘传。甲在派出所乘民警应对突发事 件无人看管之机逃跑。半年后,得知甲行踪的乙告知甲,公安机关正在对甲进行网上通缉, 甲于是到派出所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问题:请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对上述案件中甲、乙的各种行为和相关事实、情节进 行分析,分别提出处理意见,并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属于给案情但不设置具体问题而让考生自己进行分析的题型,相对提问式题型来说 比较难以作答,“分析案情并给出处理意见”,要求考生回答的内容全面准确。这就要求考生 对刑法总则与分则的知识熟练掌握,并具备娴熟的答题技巧。遇到此类题型,考生可以先快 速阅读一遍材料,掌握大概内容,然后再认真阅读材料,对行为人的行为逐个加以分析,根据刑法规定予以判断。

1.关于甲乙二人是否成立共同犯罪

成立共同犯罪,要求各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达成共同的犯罪故意。本题中,乙提议实施 “偷或者抢”的共同犯罪时,遭到了甲的拒绝,据此可知,二人并未达成共同的犯罪故意, 不构成共同犯罪。其后,乙对甲实施的抢劫、抢劫行为均不知情,“甲将丙的储蓄卡和身份 证交乙保管”时谎称“借来的”,因此,甲乙二人不成立共同犯罪。

2.关于甲的犯罪事实及其刑事责任

甲在实施盗窃时被丙发现,甲为了防止丙报警而将其杀害,属于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 捕”而对被害人使用暴力,依据刑法规定,转化为抢劫罪。同时,甲杀害丙的行为属于抢劫 致人死亡,属于刑法分则明文规定的抢劫罪法定刑升格情形。

甲再次回到丙家后打开保险柜试图窃取丙的钱财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后续行为,不单 独进行法律评价,即不另行构成盗窃罪。

对于甲在被拘传时逃跑的行为,许多考生认为甲构成脱逃罪,但脱逃罪的主体是依法被 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成立犯罪的前提是“行为人被依法关押”,但在本题中, 甲只是被拘传,未被关押,不符合脱逃罪的主体要件。

关于甲的投案行为是否成立自首。根据法律规定,成立自首要求犯罪分子“在案发后没 有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在本案中,甲因存在 犯罪嫌疑而被公安机关依法拘传,根据法律规定,拘传属于强制措施,因此,甲属于在“被 采取强制措施”逃跑,遭通缉后又投案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3.关于乙的犯罪事实及其刑事责任

乙的犯罪提议被甲拒绝,二人未形成共同犯罪的故意,不构成共同犯罪。对其后甲实施 的盗窃、杀人、抢劫等行为,乙既未参与也不知情,对此不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乙告知甲打开保险柜的方法,以及保管丙的储蓄卡和身份证的行为,因甲未告知实 情,乙并不知道甲是要开启丙家的保险柜,也不知道“储蓄卡和身份证”是甲犯罪所得物。 因此,乙在主观上既无传授犯罪方法的故意,也无掩饰犯罪所得的故意,根据“主客观相一 致”原则,乙不成立传授犯罪方法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对于乙利用丙的身份证号码试出其储蓄卡密码并消费的行为,依法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 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提示】《刑法》中的转化犯罪

1.转化为抢劫的情形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 力相威胁的[第二百六十九条]

基础犯罪必须为“盗窃、诈骗、抢夺罪”,手段必须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 胁”,使用暴力的目的必须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2.转化为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的情形

(1)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 人捐献器官的[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八)》]

(2)(非法拘禁中)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二款]

(3)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致 人伤残、死亡的[第二百四十七条]

(4)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致 人伤残、死亡的[第二百四十八条]

(5)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第二百八十九条]

(6)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第二百九十条之一]

1.关于甲的行为定性

甲在着手盗窃丙的保险柜过程中,因罪行败露而实施杀害丙的行为,甲的犯罪目的是取 得财物,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其杀人行为属于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 而对被害人使用暴力,应当成立抢劫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甲的行为属 于抢劫致人死亡,成立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应适用升格的法定刑。

甲的杀人、抢劫行为,都与乙无关,甲乙之间没有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根据《刑法》 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不成立共犯。甲将丙的储蓄卡和身份证给乙,不构成盗窃罪的教唆 犯。甲两天后回到丙家,打开保险柜试图窃取丙的钱财的行为,属于抢劫罪中取财行为的一 部分,不单独构成盗窃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 定,只有在案发后没有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才 能成立自首。本案中,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逃跑再归案,即便如实供述也不能成立 自首。

2.关于乙的行为定性

乙事先的提议甲并未接受,当时没有达成合意,二人没有共同犯罪故意。甲的抢劫行为 属于临时起意,系单独犯罪,不能认为乙的行为构成教唆犯。乙不成立教唆犯,当然就不能 对乙的行为适用《刑法》第二百零九条第二款。在甲实施抢劫行为之时,乙已经离开现场, 与甲之间没有共犯关系,乙没有帮助故意,也缺乏帮助行为,不成立帮助犯。

甲套问乙打开保险柜的方法,将丙的储蓄卡、身份证交乙保管时,均未告知乙实情,乙 缺乏传授犯罪方法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故意。乙去商场购物的行 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主要参考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九条、第六十七条、第一百九十 六条、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二百六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 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释》

更新时间:2022-01-30 16:5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 A.归王某所有
  • B.归李某所有
  • 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
  • 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B.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 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D.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甲因犯罪被依法判处管制,如果甲在刑罚执行期间参加劳动,对甲应当同工同酬
  • B.对甲判处管制,判决执行前对甲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 C.乙因犯罪被依法判处拘役,如果乙在刑罚执行期间参加劳动,对乙可以酌量给报酬
  • D.对乙判处拘役,判决执行前对乙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罪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既然绑架罪能包容故意杀人罪,根据“举重以明轻”原则,绑架罪自然能包容故意伤害罪
  • B.既然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强奸妇女的无需实行数罪并罚,因此,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就更不能实行数罪并罚
  • C.抢劫犯罪分子获得财物以后,为灭口而杀害被害人的,应实行数罪并罚
  • D.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能包容强奸行为。但如果在实施强奸行为之后,另起犯意实施组织卖淫、强迫卖淫行为的,已然需要实行数罪并罚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关于村民委员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级政府提出,村民会议同意.报县政府备案
  • B.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选举委员会主持,该选举委员会受县级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 C.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可当选
  • D.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由村民会议制定和修改,并报乡级政府批准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关于国家标志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各级国家机关举行重大庆典、表彰、纪念仪式,重大外交和体育赛事,均需奏唱国歌
  • B.不得将国歌用于个人丧事活动,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
  • C.各级国家机关均应每日升挂国旗
  • D.各级国家机关均应悬挂国徽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哪些选项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

  • A.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 B.行政长冒任免各级法官
  • C.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中,非中国籍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国有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可以当选为立法会议员.但比例不得超过全体议员的20%
  • D.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应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特别行政区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年满40周岁,在特别行政区居住连续满20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 B.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及立法会的选举,实行由普选产生的方式
  • C.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系统包括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行政法院管辖行政诉讼和税务诉讼的案件,不服行政法院的判决可向中级法院上诉
  • D.国务院有权任命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行政机关主要官员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院检察长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我国公民的选举权,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

  • A.依照法律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
  • B.精神病患者因为无政治行为能力而自始无选举权
  • C.正在受拘留处罚的人因为无人身自由而不享有选举权
  • D.正在取保候审的人准予行使选举权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港澳基本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基本法的规定任命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
  • B.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 C.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长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政府任命
  • D.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税收制度须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