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某省审计厅派出审计组对环球公司2015年资产、负债和损益进行审计。根据安排,审计人员小王负责对被审计企业年末存货盘点实施监盘。盘点前,小王在电梯里听到有人议论,大意是公司某项存货可能存在不少无法出售的变质产品。考虑到该项存货在存货总值中占有较高比重,小王对该项存货进行实地抽点,并比较库存量与最近销量。抽点结果表明,存货数量合理,收发也较为有序。由于该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小王无法鉴别出存货中是否有变质产品,于是,他不得不询问该企业的仓储部经理。仓储部经理的答复是该产品质量绝无问题。
小王在盘点工作结束后,开始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在工作底稿的结论栏中,小王写入的结论是“存货账实相符,但某项主要产品的品质状况不清”,在备注中,小王将听说有变质产品的事项填入其中,并建议在下阶段的存货审计程序中,应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变质产品。审计组长张玲在审核审计工作底稿时,再一次向小张详细了解存货盘点情况,特别是有关变质产品的情况,还特别请当时谈及此事的工人来进行询问。但这些工人否认了此事。于是,张玲与仓储部经理商讨后,得出结论认为“存货价值公允且均可出售”。底稿复核后,张玲在备注栏后填写了“变质产品问题经核实尚无证据,但下次审计时应加以考虑”。审计组出具的审计报告认可了环球公司2015年12月31日的存货余额。
审计结束两个月后环球公司出现资金支付困难,主要原因是存货中存在大量变质产品无法出售。
要求 审计人员小王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是否适当?请说明理由。
审计人员小王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有不当之处。人们的议论并非有效证据,但提供了审计线索与范围。审计人员小王可以将其记入审计工作底稿,但必须实施有效审计程序来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后,才能得出审计结论。但实际上,小王采取的抽点程序没有解决存货是否变质这一实质性问题,仓储部经理的答复显然也不是充分证据。小王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因而在底稿的结论栏和备注中进行了记录,但审计结论模糊不清,不符合审计工作底稿应结论明确的编制要求,而且其“在下阶段的存货审计程序中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变质产品”的建议也是不恰当的,因为其他的存货审计程序将不再会涉及存货实物的品质状况,考虑到有关存货价值比重较大,正确的做法是建议采取额外的审计程序,如聘请专家对相关存货品质状况进行鉴定等,核实该存货的品质状况。
下列各项中,与丧失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呈反向变化的是:
在确定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时,应当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中“资本保全约束”属于( )。
某公司向银行借款100 万元,年利率为8%,银行要求保留12%的补偿性余额,则该借款的实际年利率为( )。
出租人既出租某项资产,又以该项资产为担保借入资金的租赁方式是( )。
根据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汇票的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汇票未记载事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下列各项中,不会影响流动比率的业务是( )。
下列各项预算编制方法中,不受现有费用项目和现行预算束缚的是:
下列与现金业务有关的职责可以不分离的是( )。
如果企业一定期间内的固定性经营成本和固定性资本成本均不为零,则由上述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杠杆效应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