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5-05-22 16:51
扫码用手机做题
小军今年14岁,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与爸爸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爸爸张某硕士研究生毕业,目前在一家外企公司担任管理人员,常年出差或加班。张某虽然很重视儿子的学习和成长,但有心无力,经常大半个月也不能跟小军在一起。妈妈陈某是一名全职妈妈,全部的心力都用在儿子身上。从小到大,妈妈什么事也不让小军做,生活起居全部照顾周到。但陈某对张某的学习要求特别严,从小就送他上各种补习班。小军成绩不错,为此陈某对小军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小军在家俨然成了“小霸王”。
“双减”政策全面实施后,小军不能再在校外辅导机构补课了。尽管学校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帮助学生和家长转变学习观念,但陈某仍然担心孩子没有补课会影响学业,不能上个好高中,而自己能力有限,没有办法辅导孩子的功课,于是希望丈夫张某能够多花点时间来辅导孩子,可张某总是以工作忙、要加班等理由拒绝陈某的要求。夫妻多次为此激烈争吵,小军也认为妈妈照顾自己和家庭很辛苦,爸爸对家庭事务和自己向来不闻不问,因此,每次爸妈吵架时,都会出来袒护妈妈,甚至跟妈妈一起指责爸爸。张某和陈某每次吵架之后,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冷战,这时候双方有什么事也不直接沟通,而是通过小军来传话。
社区中像小军这种情况的家庭还有不少,社会工作者老李决定在社区开展一系列专业服务:邀请家庭教育专家进社区开讲座,并利用社区广播、社区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等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家庭教育小妙招等。老李还邀请了小军父母及社区中有类似困惑的家长进行了“孩子成长中的父母角色”的主题讨论,并以节假日为契机开展亲子主题活动。一段时间后,社区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识都大大提高,社区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亲子散步、打球的身影。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陈某的病态家庭结构并列出具体表现。
2.本案例中,老李运用了哪些家庭社会工作形式?
本题解析:
1.病态家庭结构包括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等。根据本案例所描述的情境,陈某的病态家庭结构主要有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
(1)疏离。家庭系统中如果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过分疏远,称为疏离。案例中陈某与丈夫吵架后长期处于冷战状态;张某长期在外奔波,对儿子小松关心少,经常大半个月也不能跟小松吃一顿饭。这种过分疏远的关系就属于疏离。
(2)联合对抗。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时,有些成员就会形成同盟,与其他成员对抗。主要表现为每次张某与陈某争吵时,小松都会出来袒护妈妈,甚至跟妈妈一起指责爸爸。
(3)倒三角。有些家庭的权力并不集中在父母手里,而是由孩子掌握。小松成绩不错.为此陈某对小松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小松在家俨然成了“小霸王”,说明陈某家庭的权力并不集中在陈某夫妇手中,而是由孩子掌握。这时就会出现权力结构的倒置现象,称为“倒三角”。
(4)三角缠。家庭成员之间通过第三方实现相互沟通交流,这样就把第三方带入两人的互动关系中。张某和陈某每次吵架之后,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冷战,这时候双方有什么事也不直接沟通。而是通过小松来传话。
2.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形式
在我国婚姻家庭服务过程中,经常以社区为载体采取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案例中老李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
(1)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一种教学形式,多利用报告会、广播等方式进行。案例中老李邀请家庭教育专家进社区开讲座,并利用社区广播、社区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等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家庭教育小妙招等,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系统的相关知识。
(2)主题沙龙。主题沙龙强调的是参与者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以轻松和谐、平等交流、亲密合作的方式,在思维碰撞中发酵,依靠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案例中老李邀请小松父母及社区中有类似困惑的家长进行了“孩子成长中的父母角色”的主题讨论,提高社区家长对自身角色、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促进社区家长的支持网络建立。
(3)社区活动。社区活动在家庭教育宣传、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家庭法律法规知识普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案例中老李通过社区的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等进行宣传倡导;以节假日为契机开展亲子主题活动。一段时间后,社区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识大大提高,社区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亲子散步、打球的身影。
医院接诊生命垂危的88岁老人张申,经检查发现除背后长满褥疮外,身体其他器官功能均良好。导致老人生命垂危的最根本原因是饥饿!
老人养育了7个儿女,自老伴去世后,一直由在成都打工的小女儿赡养。后来,小女儿离了婚,在生意上也不是很顺利,小女儿几次和几个哥哥、姐姐们商量大家一同赡养老人。但是,哥哥、姐姐们都认为,老人已和你在成都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几乎和我们都没有关系了,所以就该由你负责到底!由于协商无果,小女儿将哥哥、姐姐们告上法庭,法院判决7个儿女每人每月各支付老人生活费40元。但只有二女儿每月按时支付老人的生活费。后来,小女儿也无力独自赡养老人,不得不将老人送到了二哥家。
就在一年前,老人不慎摔到,导致骨折,在医院住了不到两天就被两个儿子带回了家中。在家中老人一直躺在由三块小窄木板和草垛拼成的床上,常常是只有一碗饭放在床头,老人饿了就自己抓着吃两口,一碗饭有时吃了一个星期,没有人去关心饭是不是坏了或馊了。老人的大小便更是没有人照顾,任其散落在床上。由于长时间的躺卧,又没有人帮助老人翻身或擦拭身体,使得老人的背部长满了褥疮。
小女儿见状,几经和哥哥、姐姐们商量将老人送往医院,但哥哥、姐姐们都表示对老人的生死不关心,最后是小女儿拨打了120,才将老人送到了医院。现在老人病情好转,可以出院,但没有一个子女愿意接纳老人。
问题:
1.请界定张申老人的问题和需要。
2.请提出介入张申老人一案的介入措施。
本题解析:
1.根据案例描述,张申老人的主要问题是被“恶意对待”,包括:
(1)经济虐待。法院判决7个子女每人每个月支付老人40元赡养费,但只有一个子女给。
(2)疏于照顾。疏于照顾是指被动或主动未尽责满足老人身心健康的需要,没有满足老人在饮食、穿衣、身体保护、卫生、医疗照顾等方面的需要。本案例中老人的饮食起居、穿衣用药、身体保护、卫生安全等都无人过问,致使老人生命垂危。
本案例中张申老人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包括:
(1)健康维护。88岁高龄老人需要日常的健康维护,需要骨折救治,需要对由于饥饿、褥疮造成的生命危险的救治。
(2)经济保障。老人需要有经济支持日常生活和医疗救治的支出,需要有零用钱。
(3)居家安全。88岁高龄老人需要在家有人照顾起居,保证居家安全。
(4)社会参与。老人需要与人交往,参与社会生活。
2.本案属于老人虐待个案,主要介入措施应包括:
(1)保护老年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沟通协调或法律手段促使子女按时交付对老人的赡养费。
(2)提供支持性辅导。社会工作者可以实施个案辅导,帮助老人疏导情绪,帮助子女调整认知、矫正行为。
(3)发展支持性服务。链接医疗资源,帮助救治疾病;协调家庭关系,安排适当赡养形式;链接社区服务资源,对照顾者提供支持等。
(4)改变和调整环境。帮助老人改善居家环境,协调子女关系,帮助老人建立温暖的家庭关系和孝道的家庭氛围。
刘某,男,现年32岁,未婚,高中文化程度。父母祖籍在河南,户口迁至上海,故刘某在上海无其他亲戚,且父亲去世。刘某头脑简单、性情憨厚,江湖义气浓厚。高中毕业后在一家客运公司工作,工作稳定但收入不高。因为哥们儿义气,协助朋友入室盗窃,被判有期徒刑6年,押至安徽某监狱服刑。年初执行期满回到上海,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母亲的退休金生活。30多岁的他自然不甘心,但找工作又存在自卑心理。刘某陷入既想融入社会,又害怕因有前科而遭到社会排斥的困境。
问题:
1.请对刘某的问题进行分析。
2.作为矫正社会工作者,你认为你该如何作出干预,请简要列出干预的要点。
本题解析:
1.通过案例,我们发现刘某的问题大致如下:
(1)生活方面:无工作收入,仅靠母亲退休金生活,生活拮据。
(2)心理方面:头脑简单、性情憨厚、重义气,目前有自卑心理,自尊心较强。
(3)社会融入方面:从监狱释放后,无法正常适应社会生活,融入尚存在障碍。
2.对于服务对象刘某,我们可以采取如下辅导策略:
(1)澄清刘某的非理性思想,驱除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反省过去的错误。
(2)提升刘某的自尊与自信,正确面对人生未来的规划。
(3)与刘某母亲联系,请家长协助对服务对象的服务并多给予关心与支持。
(4)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参与,多参加社区与社会的一些活动,以增强社会归属感。
(5)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个人职业水平。
(6)视情况拜访相关人士,以减低或消除他们对刘某的歧视。
某村大部分中青年男子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妇女不仅要承担农活,而且要照顾孩子和老人。留守妇女中,有些缺乏科学种植养殖技术,难以增产增收;农忙时,有些能够得到亲朋好友的帮助,而大多数人只能独自承担;有些整日劳作,无暇顾及孩子教育;个别妇女遇到性骚扰时,倍感无助。村里也没有多少娱乐活动。繁重的劳作加上情感孤独,严重影响到一些妇女的身心健康。
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计划针对上述情况开展服务。
问题:
1.列出本案例中留守妇女的服务需求。
2.列出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本案例中的留守妇女提供的具体服务。
本题解析:
1.本案例中留守妇女的服务需求包括:
(1)维持身心健康的需要。繁重的劳作和情感孤独对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她们需要获得心理健康服务和情感支持。
(2)减轻生活负担及经济压力的需要。由于大部分中青年男子外出打工,留守妇女需要承担农活。然而,部分妇女缺乏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导致农业生产难以增产增收。
(3)自身权益和发展得到保障的需要。个别妇女在村里遇到性骚扰时倍感无助,这侵犯了她们的权益。
(4)家庭教育和照顾的需要。由于整日劳作,部分留守妇女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这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需要获得儿童教育和照顾方面的支持。
(5)休闲娱乐的需要。由于村里缺乏娱乐活动,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她们需要参与文化娱乐和休闲活动,以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2.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为留守妇女提供的具体服务包括:
(1)协助开展保健服务。协助妇联组织和卫生医疗部门积极开展送医送药下乡的活动,定期开展义诊、免费健康检查等活动,广泛宣传医疗卫生保健知识,提高留守妇女的健康意识。
(2)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开展情绪疏导、心理咨询、成立互助小组等方式,促进留守妇女之间的交流,及时化解她们心中的郁闷,减轻她们的精神压力,维护心理健康。
(3)技能训练和创业支持服务。联合劳动技能培训部门或相关民间培训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主题讲座活动等,传授实用技术、法律维权、医疗健康、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提升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另外还可以通过畅通融资渠道,支持妇女创业,培育和扶持妇女互助合作组织,帮助留守妇女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4)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在村里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并增设相应的文化娱乐场所和设备,促进留守妇女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留守妇女的多种兴趣、爱好。
某社区今年有许多高三学生要参加高考,现在他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知道怎么选择学校,不明白志愿如何填报,恐怕考试发挥失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状况,学习效率开始下降。这些高中生的家长请社会工作者提供帮助。
问题:假如你是该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这些高三学生的需求,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本题解析:
(一)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高考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人生中的大事,他们在参加高考前会面临一些问题,包括: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减轻高考压力、如何选择学校、如何填报志愿等。
(二)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社会工作者设计的社区服务方案如下:
1.方案目标:
帮助考生缓解考试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兴趣填报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2.方案实施策略:
(1)缓解考试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组织考生开展高考互助小组,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通过放松训练法,帮助考生缓解考前紧张情绪和压力,把精力放在复习考试上,而不是放在担心考试上;
第三,开展体育运动及文化娱乐活动,调节考生生活,放松心情,快乐备考;
第四,邀请已顺利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分享考试经验。
(2)邀请有关考试专家为考生讲解选择学校、填报志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开展考生家长支持小组:
帮助家长了解考生备考阶段的心理、生理需求,使其不因过度关心考生,而给考生带来压力,与考生一起顺利渡过高考这一关。
3.方案执行:
包括调动社区及社会相关资源,开展考生互助及家长支持小组,监督执行进度等。
4.方案评估:
包括考生、家长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3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1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2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2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练习次数:4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练习次数:1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练习次数:1次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61次